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員工面臨著更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考驗,員工在工作中會出現各自各樣的不良心理,主要包括逆反心理、抵觸心理、失衡心理、狹隘心理以及隨便心理,有的情況是員工自身的思想問題,有的情況也是情有可原,與企業問題有關。
逆反心理。現代企業內部管理越來越嚴、工作標準越來越高,員工在工作中會受到一些批評。然而,有的員工由于虛榮心較強,不能正確對待,對領導的批評產生一些逆反心理:不管自己工作表現如何,只聽得表揚,聽不得批評;聽到表揚就興高采烈,聽到批評就情緒低落;遭到領導和同事們的批評,不從自身找原因,看不到批評背后的關心與善意,反認為領導、同事們和自己過不去,有意給自己找茬,于是情緒低迷、工作消極。還有的員工是因為覺得領導指揮有誤、管理不當、安排不合理,給領導提建議領導完全忽視,甚至態度傲慢,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抵觸心理。有的員工覺得企業的制度、禁令、監督過多,管理缺乏人性化,片面認為自己在崗上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全方位的監督,限制了自己在工作和學習中的“自由空間”,覺得精神壓抑、負擔過重,于是產生一些抵觸情緒,自己有意無意地違反企業規定,出現藐視制度、作風渙散、執行力不強等現象。
失衡心理。面對競爭,有的員工希望付出一滴汗水,就立即獲得一分收獲,經不起長時間的考驗,工作忽冷忽熱,情緒波動大。當個人付出沒有及時得到相應回報時,思想上就會結“疙瘩”,深感痛苦和失望,頓生消極情緒,個別員工甚至還以工作懈怠來發泄怨憤。有的員工承擔的工作很多,工作表現也更好,但是比起有些和領導有關系的人,得到的回報較少,晉升之路也坎坷,因而產生失衡心理。
狹隘心理。市場經濟的雙重效應在帶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個人至上、金錢至上、享樂至上等錯誤思潮沉渣泛起,使一些鑒別力、意志力不強的個別員工受到侵蝕,從而產生“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自私自利狹隘的思想。
隨便心理。個別員工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響,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樂主義和“人生苦短”的享受思想,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沒有把精力用在提升工作能力、提高業績上,而是把心思用在吃喝玩樂之中,以致出現工作被動應付、好壞無所謂的現象。有的員工努力了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也就破罐子破摔,對工作不管不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