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厭學學習困難是指家長和教師共同認為該兒童發生了學習困難問題,輕者考試成績常在60~70分,或常不及格;重者考試成績都在60分以下。目前兒童學習困難的發病率日趨增多。1985年全國抽樣調查為5%,1991年有人報道已高達17.3%。
學習困難兒童使老師失去信心,家長傷透腦筋,學生想要逃離學校。那么導致兒童學習困難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個體原因。一:智力因素:學習困難兒童智力發展水平低于同齡正常兒童的平均水平。兒童在智商低于兩個標準差以下,即智商在70分以下時(智商70-90分為邊緣狀態;90分以上才屬正常),容易出現學習困難。兒童的智力因素受遺傳圍產期的損傷及早期教育訓練的影響。二、動機因素:對學習的動機不強,學習態度不端正,對學習不重視,學習主動性低,以應付的態度對待平時作業。對學習不感興趣,一學習就各種不適,想睡覺,想看電視。三、學習自我效能感低下:學習方法不對,學習成績不好,因而學習自我效能感低下,也就是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能勝任學習。再加上成績歸因不當,把學習成功歸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不穩定的因素,則更不想付出努力。四、性格因素:貪玩、調皮或者情緒不穩定,容易激動,意志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外界干擾。
家庭因素。一、家長的不當教育,不怎么管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或者管的很嚴格,態度很嚴厲,甚至罵孩子太笨,影響孩子的學習信心,對孩子期望值過高,造成孩子內心壓力很大。二、家庭氛圍,家庭成員間矛盾沖突多,家庭氣氛緊張,親子關系不好,交流溝通不暢。
學校因素。一、教師因素:對學習困難生的課堂關注力度不夠,教師的不負責任、訓斥羞辱學生和補償式懲罰,極易使這些學生產生緊張、焦慮、恐懼、厭師等情緒。有的教師對有的學生有偏見,不關心其學習。二、教學水平:學校教學水平不高,師資力量不強。三、班級氛圍:班級里不學習的學生很多,兒童受同學的影響,也不愛學習,和同學一起翹課等。
除此之外,還有社會因素的影響,不良社會媒介的傳播、網吧管理的混亂等, 對兒童學習帶來諸多負面效應。